由于2004年國內汽車市場增幅放緩,競爭日益激烈,中國民族汽車企業(yè)紛紛加大產品的出口力度,除奇瑞外,還有吉利、長城汽車等等,而鑒于此前有天津夏利以出口美國為名大肆宣傳自己,并最終落得一個虎頭蛇尾的局面,此次奇瑞出口美國究竟是做秀還是自救?
據美國媒體報道,美國汽車經銷商VisionaryVehicles宣稱,該公司已擁有奇瑞汽車在北美市場的獨家分銷權,將在2006年引進5款全新車型,并于2007年1月份開始銷售。VisionaryVehicles將為奇瑞汽車在美國市場上的銷售投資2億美元。
奇瑞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金弋波證實了這條消息,并表示雙方是從2004年4月份開始談判,2004年12月6日簽約。他還表示,VisionaryVehicles將在美國建立250家奇瑞的銷售店,并指出將銷往美國的5款車并不是目前風云、旗云、東方之子、QQ等,而是即將投產的SUV以及在北京車展上亮相過的NEWCROSSER等奇瑞新研發(fā)的車型。
近年來,奇瑞在中國市場以其獨到的策略大獲成功,并被譽為“中國車壇的一匹黑馬”,“沒有比腳更長的路,沒有比人更高的山”。奇瑞用這樣的豪言書寫中國車壇的一個神話。
在汽車出口方面,自2001年11月,奇瑞轎車便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投石問路,小批量出口中東。據了解,奇瑞現已與全球23個國家簽署了整車或CKD出口合同,產品涉及風云、旗云、QQ、東方之子以及即將投產的SUV和NEWCROSSER車型等。2003年出口1200多輛,占當年中國轎車出口總量的90%以上,2004年預計完成出口1萬輛,占據中國轎車出口總量的80%以上。
中國市場因汽車廠商產能盲目擴張以及價格變得無序,中國民族汽車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,出口國外市場已發(fā)展成奇瑞的一種自救行動,在眾多國際巨頭的沖擊下,前方的路途并不平坦,走國際化路線已成了奇瑞海外戰(zhàn)略的重點。
目前,奇瑞的產能已為出口作好充足準備,至奇瑞二期工程完成之后,奇瑞的產能已達到發(fā)動機40萬臺、整車30萬輛。
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耀曾表示:“要把眼光放到全球,中國汽車市場只占全球市場的7.5%,因此其余92.5%的市場都是對我們開放的。”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表示過:“吉利非常重視汽車出口,未來90%的轎車都將出口國外。”
但筆者認為,作為中國民族汽車品牌,出口擴大銷售固然重要,但中國廣大的農村市場尚未挖掘,在充分提高產品性價比的同時,真正造出“老百姓買得起的轎車”,在率先取得本土市場一定的市場份額之后,再把眼光瞄準海外,切不可舍近求遠,最終徒勞無獲。
另外,進入美國等成熟市場更要甚之又甚,據了解,一個汽車產品如果想進入美國市場至少需要花費8至12個月的時間,640萬美元才能取得美國交通部(UDT)、環(huán)保局(EPA)的安全和環(huán)保認證。同時過低的價格還將面臨美國二手車市場的殘酷競爭。
望奇瑞汽車出口美國之路走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