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橋可以是整體式的,有如一個巨大的杠鈴,兩端通過懸架系統(tǒng)支撐著車身,因此整體式車橋通常與非獨立懸架配合;車橋也可以是斷開式的,像兩把雨傘插在車身兩側,再各自通過懸架系統(tǒng)支撐車身,所以斷開式車橋與獨立懸架配用。
根據(jù)驅動方式的不同,車橋也分成轉向橋、驅動橋、轉向驅動橋和支持橋四種。其中轉向橋和支持橋都屬于從動橋。大多數(shù)汽車采用前置后驅動(FR),因此前橋作為轉向橋,后橋作為驅動橋;而前置前驅動(FF)汽車則前橋成為轉向驅動橋,后橋充當支持橋。
轉向橋的結構基本相同,由兩個轉向節(jié)和一根橫梁組成。如果把橫梁比做身體,轉向節(jié)就是他左右搖晃的腦袋,脖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銷,車輪就裝在轉向節(jié)上,仿佛腦袋上帶了個草帽。不過,行駛的時候草帽轉,腦袋卻不轉,中間用軸承分隔開,腦袋只管左右晃動。脖子——主銷是車輪轉動的軸心,這個軸的軸線并非垂直于地面,車輪本身也不是垂直的,我們將在車輪定位一節(jié)具體論述。
轉向驅動橋與轉向橋的區(qū)別就是一切都是空心的,橫梁變成了橋殼,轉向節(jié)變成了轉向節(jié)殼體,因為里面多了根驅動軸。這根驅動軸因被位于橋殼中間的差速器一分為二,而變成了兩根半軸。兩個草帽也不是簡單地套在腦袋上,還要與里面的兩根半軸直接相連。半軸在“脖子”的位置也多了一個關節(jié)——萬向節(jié),因此半軸也變成了兩部分,內半軸和外半軸。
根據(jù)懸架的結構型式,車橋可分為斷開式和整體式兩種。斷開式車橋為活動關節(jié)式結構,它與獨立懸架配合使用;整體式車橋的中部是剛性實心或空心梁。它多配用非獨立懸架。按車輪的不同運動方式,車橋又可分為轉向橋、驅動橋、轉向驅動橋和支承橋四種類型。其中,轉向橋和支承橋均屬于從動橋。一般汽車的前橋多為轉向橋,而后橋或中、后兩橋多為驅動橋;越野汽車或大部分轎車的前橋既是轉向橋也是驅動橋,故稱為轉向驅動橋;有些單橋驅動的三軸汽車(6×2)的中橋(或后橋)是驅動橋,則后橋(或中橋)都是支承橋。
1)功用利用轉向節(jié)的擺動使車輪偏轉一定的角度以實現(xiàn)汽車的轉向;承受車輪與車架之間的垂直載荷,縱向的道路阻力,制動力和側向力以及這些力所形成的力矩。
2)關鍵指標由于路況復雜,車橋需要有一定的剛度和強度。轉向輪具有正確的定位角和合適的轉向角。盡量減少轉向輪質量和傳向傳動件的摩擦阻力
3)組成:前軸、轉向節(jié)、主銷和輪轂等。前軸:其斷面一般是工字形,為提高抗扭強度,在接近兩端各有一個加粗部分成拳形,其中有通孔,主銷即插入此孔內,中部向下彎曲成凹形,其目的是使發(fā)動機位置得以降低,從而降低汽車質心;擴展駕駛員視野;減小傳動軸與變速器輸出軸之間的夾角。轉向節(jié):是車輪轉向的鉸鏈,它是一個叉形件。上下兩叉有安裝主銷的兩個同軸孔,轉向節(jié)軸頸用來安裝車輪。轉向節(jié)上銷孔的兩耳通過主銷與前軸兩端的拳形部分相連,使前輪可繞主銷偏轉一定角度而使汽車轉向。主銷:作用是鉸接前軸及轉向節(jié),使轉向節(jié)繞著主銷擺動以實現(xiàn)車輪的轉向。主銷的中部切有凹槽,安裝時用主銷固定螺栓與它上面的凹槽配合,將主銷固定在前軸的拳形孔中。主銷與轉向節(jié)上的銷孔是動配合,以便實現(xiàn)轉向輪轂:車輪輪轂通過兩個圓錐滾子軸承支承在轉向節(jié)外端的軸頸上。軸承的松緊度可用調整螺母(裝于軸承外端)加以調整。
車橋的日常維護和保養(yǎng)
(1)車輛運行前檢查車橋外部連接螺栓是否松動,車橋是否漏油,輪轂,減速器總成是否異響等。
(2)車橋強制保養(yǎng):
A:強制保養(yǎng)視使用工況的不同在車輛行駛3000—5000km之間進行。
B:首次保養(yǎng)內容包括:更換潤滑油,齒輪油,檢查前軸前束,調整制動間隙等,檢查各緊固件等。
(3)車橋定期保養(yǎng):
A:定期保養(yǎng)是在首次保養(yǎng)后每運行10000km進行。
B:定期保養(yǎng)的內容有:更換潤滑油,擰緊各緊固件,檢查前束,檢查制動摩擦片磨損程度,達到磨損極限的應給予及時的更換并調整制動間隙,檢查減速器總成,及主從動齒輪與被動齒輪的間隙是否過大,齒輪油是否超過了使用效能,如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調整間隙及更換油脂。